生酮飲食是什麼原理,真的能健康減肥嗎?

生酮飲食(ketogenic-diet,簡稱KD),通常是指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蛋白質含量適中、脂肪含量高的飲食,旨在誘導酮病或酮體的產生。酮體作為神經元和其他不能直接代謝脂肪酸的細胞的替代能源,尿酮水準經常被用作飲食依從性的指標。“經典”生酮飲食通常是指醫學監督下的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膳食脂肪與膳食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為4:1或3:1。

生酮飲食是從觀察饑餓能減少癲癇發作而開始的。很早以前,Hippocrates用饑餓療法來治療癲癇,Bible提到饑餓療法作為癲癇治療的一種方法。這一療法19世紀用於治療兒童難治性癲癇已有數十年的歷史。

2021年9月,美國責任醫師協會、紐約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和紐約貝爾維尤醫院的研究人員對生酮飲食進行了全面評估,權衡生酮飲食與慢性病的利弊關係,研究結果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生酮飲食的風險大於益處。

想減肥,但管不住嘴,怎麼辦?

或許有人會說:試試“生酮飲食”?

如今,網上有不少生酮飲食的擁躉。大家都想牛肉雞肉雞蛋隨便吃著,然後就瘦了。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生酮飲食的風險可能大於益處。”《營養學前沿》發佈最新回顧性研究稱,生酮飲食的長期安全性資料不足。作為一種“極端飲食模式”,它弊大於利。

生酮原理:高脂低碳,誘導肝臟產生酮

“生酮”概念最早起源19世紀20年代。曾用來治療難治性癲癇,尤其是兒童耐藥性癲癇,可降低其癲癇發作頻率,提高生活品質。

其核心是“造成能量負平衡”,從而達到動員、消耗脂肪的目的。《生酮飲食對肥胖影響的研究》一文指出,生酮飲食通過類比饑餓狀態,造成饑餓性酮症,從而將機體的供能模式從原來的以葡萄糖為主,切換為以酮體為主的形式。這種切換能促進脂肪分解代謝,將不溶于水的甘油三酯轉變為可溶于水的酮體,進而從尿液中排出。同時,酮體的升高還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改變蛋白質的利用率。人體會盡可能多地將蛋白質分流到糖異生,然後僅將最少的必要量用於組織修復。

但《營養學前沿》回顧性研究指出,生酮飲食治療耐藥性癲癇“利弊均分”。根據2018年的一項評估,約30%者不能通過藥物消除癲癇發作,其中1/3-1/2可以通過生酮飲食,將發作頻率降低至少50%。但相應地,這部分人更易出現疲勞、頭痛、噁心、便秘、低血糖和酸中毒,尤其是在飲食後的最初幾天到幾周內。脫水、肝炎、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膽固醇血症、低鎂血症和低鈉血症也可能發生。“這一飲食方式具有較低的長期耐受性,不適合大部分人長期採用。”

《營養學前沿》還指出,除耐藥性癲癇,生酮飲食對營養狀況、阿爾茲海默病、心肝腎等皆有不利影響。甚至使其“C位出道”的減肥做用,也不那麼確切。

減重效果有限

有人提出,生酮飲食減輕體重的原因可能源於酮症減少饑餓感、致食欲下降。但有研究表明,低脂純素飲食(10%的能量來自脂肪)在抑制食欲方面可能比生酮更有效。

2017年對9項研究的薈萃分析證實,在少於12個月的研究中,與正常或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相比,生酮飲食能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減重(加權平均差-1.18kg,p=0.04)。但把研究時間拉長,生酮飲食沒有任何減重優勢(加權平均差-0.24kg,p=0.81)。

2021年一項代謝病研究也給“生酮”潑了冷水。20名體重穩定的成年人被分入動物性生酮飲食組(76%的能量來自脂肪,10%的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性低脂飲食組(75%的碳水化合物,10%的脂肪)。結果,植物性低脂飲食組的初始體重快速減輕。

吃久了,營養不良

為追求低碳水攝入,人們通常會減少,甚至不吃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然後大量增加動物食品。

這麼搞,可能會導致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果蔬穀物中植物化學物缺乏,主要包括硫胺素、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6、鈣、鎂、鐵和鉀等。

尤其是生酮飲食的纖維含量較低。但纖維是個好東西,它有利於健康的腸道功能,能產生有益的結腸短鏈脂肪酸,可促進營養吸收、刺激飽腹激素的釋放、改善免疫功能、並具有抗炎和抗癌作用。

如果你因為各種原因必須生酮,應該注意補充纖維。

短期提高認知功能,卻存在長期風險

一項小型試驗發現,通過補充中鏈甘油三酯增加血酮,可以改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某些認知功能指標。有人就此提出“生酮防癡呆”。

《營養學前沿》的回顧性研究細看該試驗發現:3個月、維持體重的生酮飲食,確實干預改善了輕度至中度(n=15)受試者的認知能力。但在1個月的洗脫期後,認知能力的改善消失了。由於缺乏長期隨訪,目前並不清楚生酮飲食是否能持續保持認知功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生酮飲食需要增加攝入飽和脂肪,這會增加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一項健康與老齡化研究證實,高飽和脂肪攝入可能將發病風險增加2-3倍。而富含多酚的植物性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可降低AD風險。

這或提示我們:沒病的,生酮會增加患病風險;確診的,生酮飲食可能在短期內改善認知功能。怎麼選?

糖尿病+生酮飲食,沒好處

先來說1型糖尿病。過往有研究稱,生酮飲食可以改善1型糖尿病患兒的血糖。但是,劃重點了:由於存在營養不良、發育不良、骨密度降低、高脂血症、睡眠不良、閉經和低血糖等風險,該人群通常不食用生酮飲食。

而在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中,生酮的利弊並存。一項針對11名1型糖尿病成年人的小型研究報告稱,生酮飲食可改善血糖控制。但它會引起更頻繁和極端的低血糖發作(每週6.3次),遠高於傳統飲食或其他未指定飲食患者(每週1-2次)。大多數受試者還出現血脂異常,這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素。

再來看2型糖尿病患者。生酮飲食可在短期內抑制食欲、促進減肥、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這些有益作用主要歸因於體重減輕。但隨著時間推移,其益處逐漸減弱。

此外,生酮飲食中的主食包括肉、家禽、魚、蛋和乳酪等高脂肪,這都與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一項前瞻性健康研究發現,男性+生酮(動物類脂肪),2型糖尿病風險會升高37%。

心血管、肝、腎,都受累

生酮對血脂有影響。人們已經證實,只要不是生酮飲食,其他任何一種飲食減肥法都會使總膽固醇降低約2mg/dL/kg。一項為期6個月的生酮飲食研究顯示,41名受試者中有12人(29%)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平均增加量為18 mg/dL。另一項類似研究中,30%的受試者LDL-C升高>10%。LDL-C升高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生酮也會傷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於過量脂肪儲存在肝細胞中,導致脂肪變性,可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並增加肝細胞癌的風險。流行病學研究認為,NAFLD的原因主要是高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動物蛋白、低膳食纖維和ω-3脂肪酸。攝入最多動物蛋白的人患NAFLD的風險,比攝入最少者高54%(OR 1.54)。

此外,生酮飲食的長期腎臟安全性很讓人憂心。對於沒有慢性腎病(CKD)者,生酮飲食最大潛在風險之一是導致腎結石。因為高脂肪、動物性食物但極少水果和蔬菜,就是腎結石的公認的促發因素。另外,生酮飲食可能降低尿檸檬酸鹽和pH值,增加尿鈣水準,促進結石形成。

生酮久了,CKD風險也會增加。一項跟蹤23年的前瞻性研究(近12000人)顯示,高動物蛋白攝入者的突發性CKD風險,比其他人群增加了23%。

准媽媽生酮,增加新生兒出生缺陷風險

一項研究對懷孕前1年堅持生酮的婦女進行分析,發現其產下新生兒患神經管缺陷、無腦和脊柱裂的可能性增加30%。尤其是對計畫外懷孕者,准媽媽生酮飲食後,新生兒患神經管缺陷風險增加89%。要命的是,葉酸的使用無法對沖生酮的影響。

生酮能防癌嘛?

有些研究建議,癌症患者採取生酮飲食。因為癌細胞會增加葡萄糖攝取,並優先將葡萄糖發酵成乳酸。理論上,生酮飲食幾乎可以消除可用的葡萄糖,從而對癌細胞造成壓力。

但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太少了。2020年一項研究對生酮飲食作為多種癌症補充的療法進行分析,納入9例前瞻性研究、6例對照研究,其中僅有2例為隨機研究。結果顯示,與飲食相關的不良事件並不常見,且大多是輕微的、對身體有益的影響。

與此同時,生酮飲食的典型食物成分是肉,各種肉,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而降低癌症風險的食物,如全穀物、水果和蔬菜,卻不存在於生酮飲食中。

結語:如果你身體沒有問題但是想減肥,並不建議你進行生酮飲食。

原因如下:

限制條件太多,你需要自己做飯或能明顯的辨別出你所接觸到的食物會不會讓你掉出生酮狀態。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生酮是大量的脂肪的攝入,而很多人吃成了高蛋白飲食。

經濟成本太高,而且為了你的安全你需要做體檢,需要買測試紙,需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如果你是一個健身愛好者,對於你的訓練狀態肯定是有影響的。

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各種飲食方式,瞭解原理,需要知道條件越多越難長期堅持,哪怕你要去嘗試生酮,也應該科學生酮。

並不不推崇生酮,也不批判生酮,存在即合理,以上內容作為參考希望能説明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