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專家做過與素食者相關的調查,答案是素食不會營養不良。非素食者與素食者相比,血蛋白完全正常,且更平和穩定。從營養學來看,人體身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元素,都能夠找到替代品!
傳統認識:紅肉
食物替代:豆製品
抗生素對於肉類的污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進入素食者的行列。對於不吃肉的人而言,很容易缺乏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人體健康很重要的營養元素,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就會使體力下降,對病毒的抵抗力隨之減弱,還容易造成精神緊張、身體各種功能低下、無精打采、精力不集中、早衰、皮膚乾澀、心力衰竭等不良症狀。
用以大豆蛋白為主體的豆製品替代紅肉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而且豆製品中不含飽和脂肪。
脂肪
傳統認識:動物脂肪
食物替代:植物油和豆製品
大部分植物脂肪當中都含有“異黃酮”,有助於預防或治療更年期症狀,提供人體所需的亞麻油酸、亞麻脂酸,促進血液裡膽固醇的平衡,使動脈更有彈性,防止心臟受損,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上骨質疏鬆症和癌症的風險。
鈣元素
傳統認識:乳製品
食物替代:豆類及蔬菜
很多人以為補鈣必須喝牛奶。其實鈣的來源有很多,中國傳統飲食中,有很多都是高鈣的。為什麼不以中國食品代替呢?
傳統認識:動物血、瘦肉、肝臟
食物替代:五穀雜糧
鐵主要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如動物血、瘦肉、肝臟等,鐵缺乏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缺鐵性貧血會使人食欲減退、疲乏無力,嚴重者還會影響到智力和認知能力等。
拒絕動物血、瘦肉、肝臟的您可以從五穀雜糧中攝取到鐵質,不過其吸收率確實比肉類要低。
另外,鐵必須有維生素C協助才能轉變成造血所需的鐵形式,因此,請多吃一些同時富含鐵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葡萄乾、紅棗等。紅糖中鐵質豐富,可以用紅糖代替白糖。
臺灣大學陳瑞三教授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赴全省49座寺廟,249位僧人體檢和1057位非素食者對比。
結論:
素食不會貧血。249位僧人中,只有5位貧血,是由腸胃、寄生蟲所致。
素食不會營養不良。非素食者血蛋白平均6.1—11克。素食者則6.6-8.8克。以最新儀器“電氣流動法”測試,也證實素食者血蛋白完全正常,且比非素食者更平和穩定。
台安醫院的創辦人米樂醫師他也曾經說過:“只要有足夠的五榖、豆類、蔬菜以及水果,那麼你所得到的營養,比你吞食任何的維他命丸、礦物質丸都要豐富得多!”
從現代營養學來看,人體所最需要的營養,主要的是:蛋白質(生質)、脂肪、醣類、礦物質(微量元素)、維他命、水分。許多科學研究顯示,素食品提供的營養熱能超過了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