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時,很多人都會有發胖的現象。 明明沒怎麼吃飯,體重卻蹭蹭往上走。有人說這是身體衰老的信號;也有的說這是由於飲食不當所致……到底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呢?專家表示,主要與營養失衡有關。營養平衡才是關鍵!看了體重稱這個數,很多中老年人就有點著急了,他們說:”千金難買老又瘦”,可他們越長越胖了,這對長壽有影響嗎? 有的中老年人也會選擇節食和純素食的方法減肥以減輕體重,追求的是”老來瘦”,但是這樣是否真的更有利於健康呢?
首先,體重過於消瘦可能增加肌少症的風險。平時經常節食、只吃素食的老人更容易因為身體內的營養不良,無法讓肌肉得到足夠的營養,也會更容易誘發肌少症。這種疾病的出現可能導致老人行動能力變差,四肢乏力,加重消瘦,身體各項機能也會逐漸衰退。
還有,過分追求“老來瘦”的老人,更容易發生營養不良、貧血、感染等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不當的減肥行為給健康帶來了威脅。吃飯只吃素,過午不食等常見的養生“誤區”,看上去能減輕體重,卻也更容易出現飲食攝入的營養不均衡,身體缺少足夠的能量來維持機能運轉,時間長了也可能帶來貧血、免疫力下降、感染等風險。
因此,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不僅如此,如果你盲目地追求“老來瘦”,還可能在無形中給健康帶來一定的負擔,反而容易影響老年人的健康、長壽。
對於老年人而言,保持什麼樣的體重才是健康的?
人們在成年期,低體重對於健康相對更有益,尤其是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又優勢。但是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低體重、過於消瘦的人患上各種疾病的概率反而會增加,死亡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歐洲科學家做過一項研究,60歲之後,BMI處於超重範疇(介於25~29.9)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標準的人群還要低6%,為什麼適度超重的人群反而死亡率更低?
(2)60歲以上的人群患上疾病的概率也會增加,與疾病作鬥爭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況和營養狀態。
老年人如何保證合理體重?
食物要粗細搭配、鬆軟、易於消化吸收
提要: 粗糧含豐富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鉀、鈣、植物化學物質等。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咀嚼功能和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因此老年人選擇食物要粗細搭配,食物的烹製宜鬆軟易於消化吸收。
合理安排飲食,提高生活品質
提要:家庭和社會應從各方面保證其飲食品質、進餐環境和進食情緒,使其得到豐富的食物,保證其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攝入充足,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減少疾病,延緩衰老,提高生活品質.
重視預防營養不良和貧血
提要: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生理、心理和社會經濟情況的改變,可能使老年人攝取的食物量減少而導致營養不良。另外隨著年齡增長而體力活動減少,並因牙齒、口腔問題和情緒不佳,可能致食欲減退,能量攝入降低,必需營養素攝入減少,而造成營養不良。 60歲以上老年人低體重、貧血患病率也遠高於中年人群。
多做戶外活動,維持健康體重
提要: 老年人適當多做戶外活動,在增加身體活動量、維持健康體重的同時,還可接受充足紫外線照射,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合成,預防或推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